在电视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我们看到的高贵妃角色——高宁馨和高晞月,都不是善良之人。高宁馨脾气暴躁,她因为乾隆偏爱皇后,而总是与皇后作对,甚至处处刁难不愿依附的娴妃,最终被娴妃设计,惨遭败亡。而高晞月虽然和皇后富察·琅嬅关系亲近,也为皇后布局宫中妃嫔,尤其是针对乾隆宠爱的娴妃那拉·如懿。然而,高晞月最终也没有一个好结局,甚至因皇后赐给她的手镯而终生未能怀孕,病情日渐严重杠杆配资论坛官网,最终在冰冷的雪地中去世。
然而,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高氏与这些电视剧中的高贵妃完全不同。真正的高氏,并非高宁馨或高晞月,而是《甄嬛传》中甄嬛所说的“贤良淑德的高氏”。
大约在雍正五年,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开始有了八九位侍妾,而高氏便是在此时进入了弘历的后宫,成为一名侍妾。清朝中,皇子妻妾的身份分为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和侍妾。如果一位侍妾能为皇子生育子嗣,便有可能晋升为福晋。像雍正帝的齐妃李氏,便是因为生下三子一女,才晋封为侧福晋。
展开剩余76%雍正十二年,尽管高氏并未有子嗣,但由于其深得弘历宠爱,她被晋升为侧福晋,并成为弘历身边的两位侧福晋之一(另一位是那拉氏,即乾隆的继后)。雍正十三年,乾隆即位后,高氏更是被册封为贵妃,成为乾隆朝的第一位贵妃。乾隆不仅如此,还下旨将高氏的家族从包衣提升为满洲镶黄旗,使得高氏的家族得到了显赫的地位。
然而,高氏在乾隆十年去世,临终前被晋封为皇贵妃,成为乾隆朝的第一位皇贵妃。乾隆为她安排了一个高贵的谥号“慧贤皇贵妃”,其中“慧贤”在满语中意味着“灵慧、有德有才”。若把历史中的高氏与《延禧攻略》中的高宁馨、《如懿传》中的高晞月相比,确实是风格迥异,完全不搭。
在乾隆为慧贤皇贵妃所作的祭文中,他高度赞扬了高氏的品德与才智:“你不仅美丽,还极具文采,熟悉皇家的礼仪,辅佐我大业;然而你却早早离世,太后为你的去世感到无比悲痛,皇后也深感失落,因为她失去了一个知己与支持者。”乾隆也多次为高氏作诗,缅怀她生前的恩德。
虽然乾隆对高氏宠爱有加,但她的去世后,乾隆却并未厚待她的家族。高氏的父亲高斌,虽然曾受到乾隆的重用,但在高氏去世后,他的仕途逐渐发生了变化。高斌从雍正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河道总督,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失去了乾隆的信任,甚至在乾隆十三年时因徇私被革职。尽管乾隆曾宽容过他,但在后来的治理过程中,高斌失职,尤其是在治理洪泽、高邮地区的洪水时,他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终被贬到治河工地服役,并于乾隆二十年去世。
高斌去世后,乾隆虽然安排了礼部为其处理后事,但并没有像对待其他贵族家庭那样厚待高氏家族。高斌的儿子高恒也未能免于乾隆的失望。高恒一度在乾隆初年得到提拔,但他在任职期间却因贪污和失职导致了乾隆的愤怒。乾隆最终决定将其问斩,甚至连高恒的尸骨都没有给家人收葬。
然而,高恒的儿子高朴却没有吸取教训。他在年轻时曾受到乾隆的提携,但在他后来的一些行动中,乾隆发现了高朴的不端行为。尤其是在担任叶尔羌的职务时,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进行贪污,最终被乾隆斩杀。乾隆对于高朴的惩罚极为严厉,甚至命令将其尸体喂给狼犬。
尽管高氏家族中的父亲、弟弟和侄儿最终都未能善终,但乾隆依然给予了高氏家族一些特殊待遇。在乾隆五十二年,他决定召回高氏家族中的幼子高杞,并为他安排了一个官职,表示他对旧臣的眷顾。高杞最终在三朝更替中,经历了几十年的仕途,虽然官位平常,但他能够善终,已是难得。
高氏家族的命运复杂,尽管他们曾享有荣宠,然而因为贪污、失职等行为,最终导致家族的衰败。而慧贤皇贵妃高氏本人,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像电视剧中的高贵妃们那样被描绘成阴险恶毒之人,但她的家族却未能保持她的清誉和荣耀。
发布于:天津市钱龙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